“L”型止水帶在地下工程新、老結構結合部施工縫的應用(二)
來源: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4年34期
⑼、新結構施工
止水帶安裝完成后可以進行新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施工,新結構施工期間,將止水帶用U鋼筋夾住,避免止水帶下墜,為了避免止水帶與鋼筋接觸,U型鋼筋與止水帶接觸處增加塑料墊款,墊塊為圓形,套在U型鋼筋上,支墊止水帶,U型鋼筋采用φ14鋼筋加工,間距400mm,墊塊采用直徑為半徑為25mm的塑料圓柱型空心墊塊,U型鋼筋與墊塊見圖7。同時加強止水帶下部的振搗,混凝土澆筑時嚴禁直接將混凝土。
6.2、“L”型止水帶的施工控制要點
、、基面一定要平整,避免老結構與止水帶之間壓不嚴實造成滲漏水。
、、涂刷聚氨酯密封膠是必不可少的步驟,主要是防止老結構與止水帶之間因為不能密貼而滲漏水,涂刷厚度要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施工,并涂刷均勻,涂刷后不能污染。
、、止水帶連接是控制的重點,連接處要緊密不漏水,連接后保證止水帶表面基本平整。
、、新結構施工時需要用U型鋼筋夾將止水帶固定,防止止水帶墜落不能錨入新澆混凝土內。
7、“L”型止水帶的施工在工程中的應用
天津某地下共同溝共有1條主溝和4條支溝,主溝和支溝之間施工縫未設計止水帶,其中1、2號支溝安裝“L”型止水帶,3、4號支溝安裝預埋遇水膨脹膩子止水條,施工后滲漏水情況如下:
、、降水井封閉1個月后滲漏水情況
8月也是天津的雨季,地下水水位升高約1m,水壓力增大。經過比較發現安裝止水帶的1、2號支溝施工縫無滲漏水,3、4號支溝施工縫滲漏水為2點,滲漏水水量約為1.5L/d。
通過滲漏水情況統計分析,可以看出安裝“L”型止水帶的支溝處施工縫初期滲漏水較少,后期經過注漿堵漏后,無滲漏水,且經過一定的時間后施工縫也無明顯的滲漏水。沒有安裝“L”型止水帶的支溝出施工縫初期滲漏水也不多,滲水量也不大,但是比安裝止水帶的施工縫滲漏水要嚴重一些。經過幾個月的沉降、變形后,沒有安裝止水帶的支溝處施工縫仍然會發生滲漏水,且可能會長時間滲漏,雖然經過多次注漿堵漏也不能徹底根除滲漏水。
8、結束語
研究證明,“L”型止水帶能夠有效解決新、老結合部位施工縫滲漏水的問題,但是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,需要對各關鍵部位進行控制。
“L”型止水帶在工程中的成功應用,為后期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借鑒,“L”型止水帶作為一種新型的止水帶,必將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